基于產教融合的項目驅動教學實踐
教育背景
信息類新工科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本專業核心技術、精通產品組件及技術應用、行業知識面寬、動手能力強、適應各種崗位工作的應用型及研發型人才,從事本專業核心部件開發、技術應用、系統搭建、系統維護升級、解決方案設計等工作。 由于信息類新工科知識體系的龐雜性、應用性、實踐性等特點,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在教學過程中起的作用遠比其他學科來的重要。在進行基本理論知識教學之后,實驗室能夠提供給學生動手實踐的平臺,將理論知識轉為實際操作;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擬真的教學實踐環境,掌握各種實際產品設備、部件、系統的原理、技術和運用。
建設思路
中智訊結合企業人才需求,從基礎、實訓、創新、應用、科研“五維”角度為信息類新工科專業學科建設提供軟硬件平臺及教學實驗環境的支撐。

基礎實驗:滿足信息類新工科專業知識點的基礎實驗學習,覆蓋硬件、網絡、應用、平臺、計算等教學實驗,主要通過實驗箱、開發板等常規設備實現。
工程實訓:滿足信息類新工科專業知識點到知識面的綜合實訓練習,每一個實訓實驗都能夠基本覆蓋本專業的全部課程知識點,能夠橫向掌握本專業工程系統的完整開發流程。主要通過實訓臺、實訓工位、實訓套件及各種專業應用場景的項目實訓臺等設備實現。
創新創客:滿足信息類新工科專業對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結合行業的各種實際應用需求,深度掌握核心技術,縱向對應用難點的創新和突破。創新實驗設備提供更加開放的設計性功能,設備形態更加接近實際工程應用產品,同時能夠滿足其他不同學科的交叉性知識內容。
行業應用:通過實際的行業工程案例及樣板模型,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認知和體驗本專業行業應用場景,比如智能家居體驗廳、智慧農業沙盤、智慧交通沙盤、智慧醫療工作站等。同時可以結合地方發展特色,引入更加本地化的工程應用場景。
科研中心:依托信息類新工科專業建設,形成以老師團隊為帶頭,企業技術協助,學生創業團隊為輔的產學研究中心。通過構建區域化的云平臺和智能數據接入平臺,為周邊企業和單位提供項目支撐。